“紀念李可染寫生七十周年專題” 書法篇|永樂2024春拍
2024-05-17
李可染先生 李可染先生將書法當作中國畫重要的基本功對待,基本功有它自身的規(guī)律與體系,需要單獨進行鍛煉,書法也是如此。書法的練習既有其本身的獨立性,又為創(chuàng)作服務。 沈鵬曾經評論李可染的書法: 1947年,李可染觀恩師齊白石作畫 20世紀60、70年代初期,和所有的藝術家一樣,李可染寫了大量的毛主席詩詞,多以漢隸《張遷碑》摻以魏碑筆意,整體顯得凝重、遒勁,留下了很深的時代印記。到了70年代中后期,可染先生的書藝進入更高更成熟的階段,他為友人與學生的題字中經常出現(xiàn)如“金鐵煙云”、“龍躍天門、虎臥鳳閣”一類句子,他立足碑派體系而又廣收博取,著重理性分析而又注重神韻,他把一絲不茍的匠心寄托在情寄八荒的襟懷之中,將別出心裁的構思安頓在嚴格的法度之中。 1987年,師牛堂畫案 李可染先生喜搜書帖,尤愛魏碑,他書法早年學王羲之、趙孟頫、石濤諸貼,深得精髓,融會貫通,與早年繪畫一樣入古出新,脫化而出。 在師牛堂為書法蓋章 進入到80年代,可染先生書法作品內容更多涉及唐詩、名言、楹聯(lián),為各地的報刊雜志、名人故居題字,布局構圖必經營再三,落筆即極具妙趣。作為齊白石的弟子,他為齊白石作品出版物題簽有:《齊白石三百石印》、《齊白石手批師生印》、《齊白石精品畫選》等,精心布局中糅合著隸篆之意,緩慢運筆中寄托著對恩師懷念之情。在大量的牌匾題寫中,為了讓上門求字單位或個人制作牌匾方便,可染先生大都會題寫一橫一豎兩幅,字體從拙樸中透露出靈動,個人面貌也日益突出。到了80年代中晚期,有印語《實者慧》、《白髮學童》、《所要者魂》等。 前(從右往左):吳作人、李可染、李小可、張仃 后排(從右往左): 楊延文、張步、李海濤、趙準旺、姚奎 李可染曾在跋語寫道: 由此我們看到可染先生對書畫最高審美標準的深刻認識。他的渾厚、雄健的畫風,必定在書法藝術上得到相應的表現(xiàn),并從書法藝術獲得支柱。其書法的嚴謹、凝重、厚實等品格,含有相當多的碑派理性把握的成分。然而他的目光并沒有僅僅徘徊流駐于幾種古碑,他早年寫帖,后來攻碑,最后終于立足于碑而兼取帖之長,在理性把握與情感抒發(fā)的統(tǒng)一上,在奇與正、拙與巧的統(tǒng)一上,向更高的層面升華。而氣韻生動,就是可染先生一直求索的最高目標。 1986年,在中國美術館 “李可染中國畫展”上 與家人、朋友及學生合影 李可染 行書 “月中海堂” 水墨紙本 鏡心 14.7×52.5cm 款識:月中海堂??扇绢}。 鈐?。嚎扇?/p> 李可染 行書 “山川鄉(xiāng)國情” 水墨紙本 鏡心 68.5×39.5cm 款識:山川鄉(xiāng)國情。 鈐印:李、可染、色無功 李可染 行書 “王羲之故里” 水墨紙本 鏡心 25×83.5cm 款識:王羲之故里。 鈐?。喊装l(fā)學童、可染、李下不整冠 李可染 行書 “墨海屐蹤” 水墨紙本 鏡心 83×34cm 款識:墨海屐蹤。李可染題。 鈐?。豪?、可染 李可染 行書 “集粹樓” 水墨紙本 鏡心 33.5×106cm 款識:集粹樓。 鈐?。豪?、可染、白發(fā)學童 李可染 行書 “兒童影室” 水墨紙本 鏡心 31×94cm 款識:兒童影室。可染。 鈐?。豪睢⒖扇?/p> 李可染 行書 “中國畫展” 水墨紙本 鏡心 69×29.5cm 款識:中國畫展。黃潤華、許繼莊、賈又福。李可染題。 鈐?。嚎扇?/p> 李可染 行書 “巍峨昆侖,情滿九州” 1987年作 水墨紙本 鏡心 68.5×46cm 款識:巍峨昆侖,情滿九州。一九八七年歲丁卯秋九月,李可染題。 鈐?。喝孀优?、李、可染、為人民、陳言務去 李可染 行書 “掏盡紅心為人民” 1966年作 水墨紙本 鏡心 137×34cm 款識:掏盡紅心為人民。一九六六年三月,摘錄麥賢得同志學習毛主席著作筆記,可染。 李可染 行書 “最新指示” 1975年作 水墨紙本 鏡心 111.5×42cm 款識:“我們要保持過去革命戰(zhàn)爭時期那么一股勁,那么一股革命熱情,那么一種拼命精神,把革命工作做到底?!泵飨钚轮甘尽R痪牌呶迥甏汗?jié),可染敬書。 鈐?。豪?、可染
鈐?。号沓抢钍?、李下不整冠、可染